成都作为四川省乃至全国主要的国防科技工业承载地,军民融合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
据成都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鲜樱介绍,目前,成都市军民融合单位(含企业)超过31家,在部分产业和领域,成都不仅在全国,甚至在全球都具备比较优势。比如,航空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四,在整机(包括无人机)及发动机研发制造、大部件维修、航电产品研发制造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信息安全产业规模与北京、上海、深圳同处国内第一方阵,在部分领域已达到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成都拥有高校53所,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拥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拥有各类人才约389万人,两院院士34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69人,全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人才资源丰富。成都还聚集了电子10所、29所、30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军工科研院所,拥有较强的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人才资源支撑。
据悉,按照“军民融合、央地合作、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集群发展”的思路,《成都市军民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编制完成,《规划》明确成都军民融合发展趋势:以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大力促进军民优势资源双向流动、相互转化。《规划》强调打通军民深层次地融合创新通道,建立完整军民融合的统筹协调机制,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层次地融合发展新格局。按照《规划》提出的“1234”总体发展思路(见后附名词解释),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成“成都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产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
随着《成都市军民融合产业2016年度行动计划》的出炉,成都市正在加快落实职责,完善组织架构。包括成都天府新区、新都区、彭州市在内的各区(市)县正在编制成都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以及特色基地园区发展总体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促进重点项目建设和加强项目引进。同时,军民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招大引强实施方案、项目及园区管理办法等一批政策措施也已列入2016年工作安排;资金保障方面,市军民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将由市级财政出资5亿元,逐渐放大到20亿元的规模,以促进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建设、成立军民融合产业协会,扎实推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
此外,在载体建设上,先期启动并完成布局的包括:天府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新都区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基地、彭州市军民融合航空动力产业园,双流区、高新区、青羊区、金堂县的航空产业园建设方案也已完成。成都市承担的六个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如飞机整机产业基地、核动力产业基地、中国电科(成都)信息安全产业园基地、“银河·596”产业基地、西物所双流基地和航天高技术产业园基地都在有序推进中。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军民融合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已开始筹建,计划近期成立。
据悉,军民融合涉及工业、科技、军事和教育等诸多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军工和民用企业管理机制体制不同、体制机制和技术不能很好融合等情况。为此,成都将重点以《规划》为指导,全面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区(市)县的协调合作,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同时,成都将加强完善军地协调机制,在组建军民融合产业协会的基础上,利用协会这样的平台进一步建立完善军地部门会商制度,适时召开专题会议,通报重大情况,在保证国家秘密安全的前提下,建立起军地信息定期共享通报制度,理顺军地信息交流渠道,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1.实现一个目标。到“十三五”末,建成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产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
2.着力两个创新。“民参军”机制创新和“民”开放创新。通过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审批管理体制改革、搭建军民融合创新服务体系推动“民参军”机制创新;通过争取国有军工单位改革试点、推进军工高技术应用、推动优质资源社会化开放和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等措施推动“民”开放创新。“十三五”期间,将建成一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建立1-2个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试验示范平台,军民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军民融合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
3.构建三个体系。一是围绕《成都制造2025规划》确定的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立足成都军民融合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突出发展航空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天、机电装备、核能及核技术应用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同时,顺应国防工业变革发展趋势,积极瞄准空天一体、网络电磁空间、战略投送和边海空防管理等新兴领域,力争在云计算、石墨烯、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取得突破,构建军民融合“1+N”产业发展体系,形成多元支撑格局。二是按照《成都工业空间布局规划》,以成都天府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为核心,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青羊区、双流区、新都区、简阳市、彭州市等一批航空、航天、信息安全、军工电子、机电装备、核能及核技术应用和新材料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基地)为支撑,构建军民融合“1+N”空间布局体系,形成多点支撑格局。三是以“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十条”为核心、科技创新、招商促进、金融服务、区县扶持等一批政策措施为配套的“1+N”政策保障体系。
4.推进四个融合。积极推进军民技术融合、军民产品融合、军民资本融合、军民人才融合。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26日,记者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按照“军民融合、央地合作、转型升级、集群发展”的思路,《成都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编制完成,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成“成都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
成都作为四川省乃至全国主要的国防科技工业承载地,军民融合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
据成都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鲜樱介绍,目前,成都市军民融合单位(含企业)超过31家,在部分产业和领域,成都不仅在全国,甚至在全球都具备比较优势。比如,航空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四,在整机(包括无人机)及发动机研发制造、大部件维修、航电产品研发制造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信息安全产业规模与北京、上海、深圳同处国内第一方阵,在部分领域已达到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成都拥有高校53所,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拥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拥有各类人才约389万人,两院院士34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69人,全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人才资源丰富。成都还聚集了电子10所、29所、30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军工科研院所,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源支撑。
据悉,按照“军民融合、央地合作、转型升级、集群发展”的思路,《成都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编制完成,《规划》明确成都军民融合发展趋势:以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大力促进军民优势资源双向流动、相互转化。《规划》强调打通军民深度融合创新通道,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的统筹协调机制,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按照《规划》提出的“1234”总体发展思路(见后附名词解释),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成“成都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
随着《成都市军民融合产业2016年度行动计划》的出炉,成都市正在加快落实职责,完善组织架构。包括成都天府新区、新都区、彭州市在内的各区(市)县正在编制成都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以及特色基地园区发展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重大项目建设和加强项目引进。同时,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十条、招大引强实施方案、项目及园区管理办法等一批政策措施也已列入2016年工作安排;资金保障方面,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将由市级财政出资5亿元,逐渐放大到20亿元的规模,以促进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建设、成立军民融合产业协会,扎实推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
此外,在载体建设上,先期启动并完成布局的包括:天府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新都区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基地、彭州市军民融合航空动力产业园,双流区、高新区、青羊区、金堂县的航空产业园建设方案也已完成。成都市承担的六个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如飞机整机产业基地、核动力产业基地、中国电科(成都)信息安全产业园基地、“银河·596”产业基地、西物所双流基地和航天高技术产业园基地都在有序推进中。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军民融合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已开始筹建,计划近期成立。
据悉,军民融合涉及工业、科技、军事和教育等诸多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军工和民用企业管理机制体制不同、体制机制和技术不能很好融合等情况。为此,成都将重点以《规划》为指导,全面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区(市)县的协调合作,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同时,成都将进一步完善军地协调机制,在组建军民融合产业协会的基础上,利用协会这个平台进一步建立完善军地部门会商制度,适时召开专题会议,通报重大情况,在保证国家秘密安全的前提下,建立起军地信息定期共享通报制度,理顺军地信息交流渠道,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1.实现一个目标。到“十三五”末,建成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
2.着力两个创新。“民参军”机制创新和“民”开放创新。通过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审批管理体制改革、搭建军民融合创新服务体系推动“民参军”机制创新;通过争取国有军工单位改革试点、推进军工高技术应用、推动优质资源社会化开放和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等措施推动“民”开放创新。“十三五”期间,将建成一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建立1-2个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试验示范平台,军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军民融合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
3.构建三个体系。一是围绕《成都制造2025规划》确定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立足成都军民融合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突出发展航空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天、机电装备、核能及核技术应用和新材料等新兴起的产业。同时,顺应国防工业变革发展的新趋势,积极瞄准空天一体、网络电磁空间、战略投送和边海空防管理等新兴领域,力争在云计算、石墨烯、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取得突破,构建军民融合“1+N”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形成多元支撑格局。二是按照《成都工业空间布局规划》,以成都天府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为核心,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青羊区、双流区、新都区、简阳市、彭州市等一批航空、航天、信息安全、军工电子、机电装备、核能及核技术应用和新材料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基地)为支撑,构建军民融合“1+N”空间布局体系,形成多点支撑格局。三是以“军民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为核心、科学技术创新、招商促进、金融服务、区县扶持等一批政策措施为配套的“1+N”政策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