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位楷模就是一座精神坐标。我苏网联合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推出“江苏最美人物”系列专稿。奉献基层的员、创新创业的时代先锋、扎根一线的能工巧匠、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我们将持续讲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记录江苏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和动人事迹,呈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以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不断涌现的江苏力量、江苏作为。
一头短发、一副框架眼镜、一身工装,说起话来,眼神坚毅,又流露着江南女子的婉约与谦逊。
她是江苏省电缆行业最年轻的女专家、“国家电力电缆行业施工运维技术的领军人才”、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她是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兼党支部副书记何光华,近日,她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总工会授予江苏“最美职工”荣誉称号。
2000年,何光华大学毕业,成为无锡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工区电气试验班的一名普通电力工人。好学的她,一句“师傅,请问”的口头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3年,一场历时5天4夜的湘江路13条10千伏电缆线路故障抢修,让何光华走到了电缆施工抢修作业领域创新创造的前台。当时,由于国产故障探测设备功能单一,又缺乏国际最先进的故障探测方法,无法及时找到部分电缆故障点,影响了抢修进度。受此影响,何光华决心要走创新之路,并由此走上了从一名普通电力工人到技能大咖的晋级之路。
“中国的电缆生产全球第一,有大量的工程可以去实践。哪怕往前跨出那么一小步,对整个行业来说,就可能提升一大步。”何光华如是说。
在工作中,何光华遇到过不少挑战,却总会迎难而上。正如她父亲所言:“在光华的字典里,只有永不言败,没有畏惧退缩。”
2009年,无锡开始敷设2500毫米的大电缆,截面有碗口粗,每米重38公斤,电缆隧道在地下15米处。在狭小的空间敷设电缆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那一段时间何光华一直在思考,怎么能更省时省力地将电缆敷设到位?有一次,何光华看到同事在使用千斤顶更换轮胎,突然来了灵感,为何不研制一个轻巧灵便、专用于电缆敷设的起重设备呢?
随即,设计图纸,进行可行性调研。不久,一个崭新的创新成果电缆输送液压升高和降低平台研制诞生了,电缆安装效率大幅提升。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何光华创新的源泉,比如红酒开瓶器,如此稀松平常的生活小工具,非常容易被忽略,但何光华却受到了启发。她和团队利用开瓶器原理,反复试验,研制出由调节手柄、绝缘杆、活动钢抓和套筒头组成的“拆电缆头的操作杆”,成功解决了带电拆解电缆封帽和堵盖的难题。
在何光华看来,一切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技师工人。她对创新曾有一句经典的定义:“创新,简单来说就是用起来更方便,让大家认为更好用。”
随着进入经济社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高架桥、轨道交通、地铁等急剧增多,高压电缆慢慢的变成为城市的“电力主动脉”。而高压电缆又粗又硬,传统施工方式会给其带来多种损伤,且常规检测难以发现。尤其是在城市高落差、几字型电缆施工中,接头是最薄弱环节,故障占比高达50.8%。
自2006年起,何光华带领团队开始了电缆整段无损敷设技术探讨研究,挑战这一世界难题。没有数据积累,没有模型公式,更没有国际先例,她就带着团队驻扎在工地实地分析,泡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深入别的行业开展调研。未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难题,何光华和她的团队仅仅在数据搜集方面,就在1000多个工地做了5000多次的试验。
经过长达8年的努力,2014年,何光华团队在全球首创“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实施工程技术”,实现了高落差高压电缆由“分段再接”向“整段敷设”的重大变革,单段电缆长度从原本的三四百米延长至几公里。这项填补了世界空白的技术,在2019年获得了一线产业工人的最高荣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如今,这项技术不仅在全国电力、石油、钢铁、化工等各行业规模化应用,还成功输出到德国、俄罗斯、新加坡及“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在海内外创造了11.2亿元的经济效益。
为了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2011年,以“立足实际难点,开展主动创新”为使命的“何光华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针对电缆施工、运检领域的空白,先后完成50余项职工创新攻关。
全长3.55公里,穿越无锡经济核心区的220千伏红旗变高智能人工电缆隧道,是何光华劳模工作室崭新的科研成果,也是他们迈向“智能化”的新步伐。它创造了国内首次应用隧道内3D数字孪生模拟巡检场景、首次使用多通道一机模式软索机器人的两个国内第一。
今天,何光华的创新之路已经越走越宽,迄今为止,她已主持19项科技项目,带领团队参加攻关50余项,获得42项省部级以上各类奖项,50余项国家专利。从电缆敷设、运维再到检修,何光华的一项项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正让电缆变得更智能,让操作变得更简单。
参加工作20余年,何光华经常说“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是电力人的使命和责任。“作为一名党员,工作让我更了解身上的使命和担当。作为一名电力工人我们要用全心全意地付出,守护万家灯火,温暖一方百姓。因为热爱,我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因为热爱,我会始终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底色擦得更亮。”
千百次弯腰只为挺起脊梁,无数次锤炼只为护佑光亮。簇簇灯火,是电力人闪耀的勋章。灼灼匠心,是奋斗者最美的模样!